【名稱】桑椹
【拼音名】Sānɡ Shēn
【英文名】FRUCTUS MORI
【來源】本品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.的干燥果穗。4~6月果實變紅時采收,曬干,或略蒸后曬干。
【性狀】本品為聚花果,由多數小瘦果集合而成,呈長圓形,長1~2cm,直徑0.5~0.8cm。黃棕色、棕紅色或暗紫色,有短果序梗。小瘦果卵圓形,稍扁,長約2mm,寬約1mm,外具肉質花被片4枚。氣微,味微酸而甜。
【鑒別】本品粉末紅紫色。內果皮石細胞成片,淡黃色,表面觀不規(guī)則多角形,垂周壁深波狀彎曲,壁厚,孔溝和紋孔明顯。內果皮含晶細胞成片,每個細胞含一草酸鈣方晶,方晶直徑7~11μm,花被薄壁細胞充滿紫紅色或棕紅色色素塊,非腺毛單細胞,多碎斷,長短不一,直徑12~45μm,有的足部膨大。草酸鈣簇晶散在或存在于花被薄壁細胞中,直徑3~22μm,種皮表皮細胞黃棕色,表面觀類長方形或多角形,直徑7~18μm,垂周壁連珠狀增厚,孔溝明顯。
【性味】甘、酸,寒。歸心、肝、腎經。
【歸經】歸心、肝、腎經。
【功效】滋陰補血,生津潤燥。用于肝腎陰虛,眩暈耳鳴,心悸失眠,須發(fā)早白,津傷口渴,內熱消渴,腸燥便秘。
【用法用量】9~15g。
【儲藏】置通風干燥處,防蛀。
【摘錄出處】《中國藥典》
【名稱】桑椹
【出處】《唐本草》
【拼音名】Sānɡ Shēn
【別名】葚(《爾雅》),桑實(《說文)),烏椹(《本草衍義》),文武實(《素問病機保命集》),黑椹(《本草蒙筌》),桑棗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,桑葚子(《本草再新》),桑果(《江蘇植藥志》),桑粒(《東北藥植志》),桑藨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
【來源】為??浦参颷b]桑[/b]的[b]果穗[/b]。4~6月當桑椹呈紅紫色時采收,曬干或略蒸后曬干。
【生境分布】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均產。主產江蘇、浙江、湖南、四川、河北等地。
【性狀】干燥果穗呈長圓形,長1~2厘米,直徑6~10毫米?;烤弑L1~1.5厘米。表面紫紅色或紫黑色。果穗由30~60個瘦果聚合而成;瘦果卵圓形,稍扁,長2~5毫米,外具膜質苞片4枚。胚乳白色。質油潤,富有糖性。氣微,味微酸而甜。以個大、肉厚、紫紅色、糖性大者為佳。
【化學成分】含糖、糅酸、蘋果酸及維生素B1、B2,C和胡蘿卜素。桑椹油的脂肪酸主要由亞油酸和量的硬脂酸、油酸等組成。
【炮制】用水洗凈,揀去雜質,摘除長柄,曬干。
【性味】甘,寒。 ①《唐本草》:"味甘,寒,無毒。" ②《本草衍義》:"微涼。" ③《滇南本草》:"甘酸。"
【歸經】入肝、腎經。 ①《本草從新》:"入腎。" ②《本草撮要》:"入足厥陰、少陰經。"
【功效】補肝,益腎,熄風,滋液。治肝腎陰虧,消渴,便秘,目暗,耳鳴,瘰疬,關節(jié)不利。 ①《唐本草》:"單食,主消渴。" ②《本草拾遺》:"利五臟關節(jié),通血氣,搗末,蜜和為丸。" ③《本草衍義》:"治熱渴,生精神,及小腸熱。" ④《滇南本草》:"益腎臟而固精,久服黑發(fā)明目。" ⑤《綱目》:"搗汁飲,解酒中毒,釀酒服,利水氣,消腫。" ⑥《玉楸藥解》:"治癃淋,瘰疬,禿瘡。" ⑦《本草求真》:"除熱,養(yǎng)陰,止瀉。" ⑧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"滋肝腎,充血液,祛風濕,健步履,息虛風,清虛火。" ⑨《現代實用中藥》:"清涼止咳。" ⑩《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》:"安胎。"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3~5錢;熬膏、生啖或浸酒。外用:浸水洗。
【注意】《本草經疏》:"脾胃虛寒作泄者勿服。"
【附方】①治心腎衰弱不寐,或習慣性便秘:鮮桑椹一至二兩,水適量煎服。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 ②治瘰疬:文武實,黑熟者二斗許,以布袋取汁,熬成薄膏,白湯點一匙,日三服。(《素問病機保命集》文武膏) ③治陰癥腹痛:桑椹,絹包風干過,伏天為末。每服三錢,熱酒下,取汗。(《湃湖集簡方》)
【各家論述】①《本草經疏》:"桑椹,甘寒益血而除熱,為涼血補血益陰之藥,消渴由于內熱,津液不足,生津故止渴。五臟皆屬陰,益陰故利五臟。陰不足則關節(jié)之血氣不通,血生津滿,陰氣長盛,則不饑而血氣自通矣。熱退陰生,則肝心無火,故魂安而神自清寧,神清則聰明內發(fā),陰復則變白不老。甘寒除熱,故解中酒毒。性寒而下行利水,故利水氣而消腫。" ②《本草述》:"烏椹益陰氣便益陰血,血乃水所化,故益陰血,還以行水,風與血同臟,陰血益則風自息。" ③《本經逢甌》:"《本經》桑根白皮所主,皆言桑椹之功,而宗爽云《本經》言桑甚詳,獨遺其椹。即瀕湖之博識,尚不加察,但以其功誤列根皮之下,所以世鮮采用,惟萬壽酒用之。"
【摘錄出處】《*辭典》